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

社課記錄-第一堂

第一次社課2014.10.13


【社課】善用手邊攝影器材 作最佳的拍攝設定

繼迎新人數大爆炸後,時間轟轟烈烈地終於來到第一堂社課。


手機拍出來的和相機拍出來的,那樣的不同究竟為什麼?
這是許多人在還沒上社課前的疑惑。

而當第一張PPT出現時,便是數張相機及手機照片。
究竟芊芊老師想告訴我們什麼呢?

透過老師的講解,我們了解到:
1.不同機型有不同的感光元件(負責擷取、記錄影像的電子元件,如同傳統底片的角色,會影響到相機的景深、雜訊),越小的感光元註:件越不易處理雜訊(註:雜訊產生是因機身為了提高感光度導致所流過的電流加大,電流會產生熱,因此感光之後產生躁點」,躁點越多,畫面就會有肉眼可見的小顆粒,邊緣模糊,顏色也會跑掉,而機身雜訊多寡通常與iso值有關),而會使畫面不細緻。

2.以Nikon為例子,片幅大的感光元件不能小於DX(至少要APS-C畫面才夠好)。

3.鏡頭要拍出好照片(在畫質可接受的情況下),不能超過三倍光學(望遠/廣角)。

4.挑選相機要挑選機質及鏡頭。



接下來的每張PPT都是芊芊老師自己的作品,
而透過一張張充滿獨特性的作品,我們知道:

1.拍攝風景,天象佔很大的因素,要外拍前一定要隨時注意天象

(1)看氣象圖中的紅外線圖,才能知道近日的天氣。

(2)在能見度為15的情況下,拍攝風景最佳。

(3)颱風過境後拍攝夕陽、日落及火燒雲最佳。

(4)拍攝耶穌光時,若太急則不易拍出物體的陰影感。

(5)拍攝閃電時,可將快門速度調慢並加上CPL(濾鏡,消除反差)防過曝(防危險~聲音與光的關係)。

(6)拍攝琉璃光時,人可站在高處望下,並利用長曝。


2.拍攝時,善用構圖技巧、構圖視角並尋找畫面重心(黃金點構圖法:(1) 兩條水平線可以視為一組,兩條垂直線可視為一組,兩組交錯成一個井字,而互相交叉的四個紅點為黃金交叉點,四個點是擺放主題的絕佳位置(2)又稱為井字構圖法


3.如何使用配件來輔助攝影(利用黑卡來控光,利用CPL來減少光反差,利用長焦鏡將前中後景夾在一起造成景深壓縮、利用魚眼造成廣角視差)(可善用身邊小物來保存、攜帶配件)


4.掌握黃金拍攝時間

(1)拍攝夜景可利用Magic hour(註:太陽下山,天未暗但房屋的燈已開。)

(2)特殊節慶之際

(3)注意天空色溫


雖然老師說了這麼多,但其實是想告訴大家,最重要的還是要有那顆想攝影的心,如此才會越來越好,越來越進步!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