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次社課2014.10.20
【社課】
構圖解析與活用適當的拍攝模式
手邊不管拿的什麼器材,只要可以調整就要善用他
1.
依題材設定
①. 風景:調控檔、白平衡(色溫、K值)、動態範圍(D-Lighting. HDR)、光圈(景深)、快門(題材)、ISO(感光度)
PS陰天拍人會藍藍的
2.
調控檔設定:預先調好,修圖修得少
EX:Nikon(picture control)
風景會用鮮豔或風景模式
人像不要用風景或鮮豔
例外:柿子(因為本身已經鮮豔,因此先以普通拍,勿以鮮豔,否則沒細節)、(東方人:黃種人皮膚調控為「人像」,因為相機自動拉低黃色及橘色)
3.
白平衡:
PS藍色約4800
結論:依照自己的感覺調,看想要把畫面拍成冷或暖
4.
D-Lighting
& HDR:
適用於有反差的景點(Nikon的超方便der^^)
*兩者比較和差異
D-Lighting把亮部下降暗部提升(拍照時即調整),有幾個階層可以選擇;
HDR是"拍後"處理,HDR是亮中暗各拍一張然後合起來~有程度的選擇
所以可以兩個同時用!!
5.
光圈(景深)、快門(題材)、ISO(感光度)
①. 光圈(景深、進光量)
②. 快門(依題材決定、依氣氛決定)
③.
光圈數字越小,進光量越多,景深變淺
④.
快門依題材決定,像流水、瀑布、或者凝結水珠的瞬間
⑤.
前景清楚,後景清楚光圈要開到8-13
⑥.
當快門和光圈都被決定,就調感光度
⑦.
測光(測光表參考),不過不一定準
⑧.
測光表可能會被強光或顏色影響,所以會有點不準
⑨.
測光表可能會背場景騙了,像白色可能會騙相機
附圖 證明:以M模式將對焦點放在黑及白的顏色上,格數會跑
⑩. 感光度(配合光圈及題材決定)
拍自拍:連拍
曝光15sec 人找方法不晃
拍星軌:分次拍(避免曝光) 之後再教
有點複雜
6.
輔助線構圖(上次教過):
(可參考http://digiphoto.techbang.com/posts/3338-viewfinder-composition-eye-photography)
對焦點對在1/3處
對焦原理:前三分之一和後三分之二清楚
井字型
7.
善用配件輔助拍攝:
控光很重要 EX:漸層減光片:控制畫面整體的亮度 避免反差過大
8.
利用天氣條件:
EX.月亮適合拍夜景和雲海,但不適合拍星星
拍雲海適合底下城市有光,琉璃光
下節課補充:
拍剪影以天空為測光 人為重點
倒影時構圖可選擇平均對稱 不用井字法
拍大太陽(夕陽、鹹蛋黃) 焦段要大(800mm)